There are questions remain, We'll search for the answers together. But one thing we known for sure,the future is not set!

粮食作物病虫害之大豆虫害识别与防治

栽培技术 百蔬君 4062℃ 已收录 0评论

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农人农技,文章整理的不错,学习。

前段时间,小农人对大豆常见病害资料进行了推文,但是大豆虫害也是广大农友心中的痛。今天,小编就为带来大豆常见虫害的相关资料。

大豆食心虫


老熟幼虫


成虫

危害与发生规律
大豆食心虫以幼虫食害豆粒,多从豆荚边缘合缝处蛀入豆荚内,将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,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。
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代,大豆食心虫喜中温高湿,高温干燥和低温多雨,均不利于成虫产卵,冬季低温会造成大量死亡。

防治方法
防治大豆食心虫应掌握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。可选用80%敌敌畏乳油800倍液、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,或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~200倍液喷雾,连喷1~2 次就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
大豆卷叶螟



成虫

危害与发生规律
大豆卷叶螟以幼虫为害大豆叶片,常吐丝将2 片叶粘在一起,躲在其中咬食叶肉,造成膜状叶、残缺不全叶,有些叶片上还可见明显的丝网。
豆卷叶螟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生较重,在浙江年发生2~3代,南方地区年发生4~5代,浙江常年约在5月上、中旬羽化,8~10月为发生盛期,11月前后以老熟幼虫在残株落叶内化蛹越冬。

防治方法
当发现田间有1%~2%的植株有膜状叶或卷叶时,就应立即用药防治。可选用1%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、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、50%杀螟松乳油800~1000倍液或90%晶体敌百虫1500 倍液喷雾,隔7~10d喷1次,连喷2次。

造桥虫


幼虫

危害与发生规律
大豆造桥虫以幼虫为害大豆,主要为害大豆叶片。低龄幼虫只啃食叶肉,常将叶片吃成连排孔洞,长大以后则将叶片咬食缺刻或孔洞,甚至将叶片吃得只剩下少数叶脉,造成落花、落荚,豆粒不饱满。
黄河流域年生3~4代,长江流域4~5代,湖南、浙江麻区年生5代,湖南麻区5月中旬成虫出现,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二代幼虫为害严重,浙江较湖南推迟1个月,于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为害重。

防治方法
防治大豆造桥虫应当掌握在低龄幼虫期喷药。可选用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、40%乐果乳油800倍液或90%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,也可以用每克含100 亿孢子的青虫菌,或杀螟杆菌1000~1500倍液喷雾防治(生物杀虫剂)。

肾毒蛾


幼虫


成虫

危害与发生规律
肾毒蛾以幼虫食害大豆叶片,将叶片咬成缺刻和孔洞,当虫口密度大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,造成植株衰弱,产量下降。肾毒蛾的幼虫特征明显,头部黑褐色,有光泽,身上长褐色毛束和羽毛状白毛,易识别。
长江流域茶区年生3代,贵州湄潭2代,均以幼虫在茶树中下部叶片背面越冬,翌年4月开始为害。贵州一代成虫于5月中旬~6月下旬发生,第二代于8月上旬~9月中旬发生。卵期11天,幼虫期35天左右,蛹期10~13天。防治方法
化学防治肾毒蛾可选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、50%辛硫磷乳油1000~1500倍液或50%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。另外,用杀螟秆菌制剂700~800倍液或青虫菌制剂500~1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豆天蛾


老熟幼虫


成虫

危害与发生规律
为害大豆的是豆天蛾幼虫,其取食大豆叶片,低龄幼虫将叶片吃成网孔和缺刻,高龄幼虫可将豆株吃成光秆,使大豆不能结荚。
初孵幼虫有背光性,白天潜伏于叶背,5月上旬至10月上旬都可出现成虫,以7~8月最多。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,为害春播大豆。第二代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,为害夏播大豆为主。全年以8月中下旬为害最烈。

防治方法
化学防治豆天蛾应掌握在幼虫3龄前,当百株幼虫达10头时,及时喷药。可选用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~2000倍液、20%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、90%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,或50%马拉硫磷乳油1000~1500倍液喷雾。

大豆蚜


大豆蚜虫有翅蚜和无翅蚜

危害与发生规律
大豆蚜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豆株的顶叶、嫩叶、嫩茎上刺吸汁液,被害处会形成枯黄色斑,严重时叶片卷缩、脱落,植株矮小,分枝、结荚数减少。另外,大豆蚜还能传播病毒病。大豆蚜分泌的蜜露还能招致煤污病。
防治方法
防治大豆蚜要在点片发生时及早进行。当有蚜株率超过50%,或田间有5%~10%的植株卷叶时,就该及时喷药。可选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、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~4000倍液,或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。间隔7~10d后再喷1次,基本就可控制大豆蚜的为害。

斑鞘豆叶甲


斑鞘豆叶甲成虫
危害与发生规律
斑鞘豆叶甲成虫咬食叶片、地下茎部、子叶及嫩芽,使受害叶片出现缺刻、孔洞、破碎,甚至造成幼苗枯萎。
5月下旬产卵,6月中、下旬至7月初进入盛期,6月孵化出幼虫,持续到8月,7月下至8月中旬化蛹,9月上旬进入末期。8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始见并危害。成虫善跳,喜欢在10~16时活动,白天在叶上取食,夜间潜伏在土块下或土缝内。

防治方法
防治成虫,可在成虫孵化盛期喷洒10%氯氰菊酯乳油,或5%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500~3000倍液。
防治幼虫,可在低龄幼虫期选用90%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,或50%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灌根。

 

点蜂缘蝽


点蜂缘蝽成虫

危害与发生规律
大豆蝽象主要为害大豆的嫩叶、生长点、嫩荚等部位,可造成大豆叶片卷缩,主茎停止生长。为害豆荚时,会在豆荚上形成黑色坏死斑。
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和草丛中越冬。4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。第一代若虫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孵化,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并危害,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。第二代于7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为成虫且危害最重。第三代9月上旬至11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并危害,10月下旬以后陆续越冬。

防治方法
化学防治应在大豆蝽象开始为害的开花、结荚期进行。可选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、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、3%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、90%晶体敌百虫600~800倍液喷雾防治,隔5~7d喷1次药,连喷2~3次。大豆蝽象易产生抗药性,防治时上述几种药应交替使用。

 

参考资料《大豆常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》  张雷

转载请注明:百蔬君 » 粮食作物病虫害之大豆虫害识别与防治

喜欢 (0)or分享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请证明您不是机器人(^v^):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