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re are questions remain, We'll search for the answers together. But one thing we known for sure,the future is not set!

通过一亩田和云农场的两次大裁员来看农业电商

聚焦电商 百蔬君 6229℃ 已收录 0评论

作者:张建中 来源:农产品电商

近日,关于云农场的大裁员再度引发了行业对农业电商和农资电商的讨论,也令大家不由得想起了几个月前一亩田的大裁员。云农场是农资电商,一亩田是农产品电商,都是农业电商的一部分,都是大裁员,而且间隔时间那么短。这到底是怎么了?今天咱们就通过这两次大裁员来说说农业电商。


先替同行辟谣:不管是上一次的一亩田大裁员,还是这一次云农场的大裁员,都是因为业务调整而进行的人员结构调整,都并非外界所臆断的倒闭。比如云农场此次在裁员的同时,还在招聘着供应及物流方面的岗位。

一亩田主要裁掉的是线下地推人员,这些人的职责是在线下发展供应商和采购商,发展种植大户、农产品代办(农产品经纪人)、合作社等人成为供应商、签约供应商,发展农产品批发商成为采购商、签约采购商。一亩田为了”测试”大宗农产品的线上B2B交易的可行性(也叫试错),在对交易进行大力度的补贴的同时,还招募了大量的地推人员,说服更多的农产品采供方通过一亩田进行交易,准确地说是将大量原本线下的交易转移到了线上,试图教育市场、让用户先体验线上交易。


滴滴快的在进行”全民打车”、”1分钱打车”的补贴时,订单火爆,当补贴取消之后,刚性需求才浮出水面。同样,在高额的交易补贴刺激下,一亩田的交易量激增,确实达到了一天几个亿的量。而补贴下调之后,交易量明显下滑,在裁员和补贴取消之后,交易量更是进一步萎缩,但是依然有。这就说明,大宗农产品的线上B2B交易需求是存在的,但是并不多,一亩田更多被用作采供双方的价格参考、备选合作方的寻找,在代办和批发商、批发商与批发商之间并没有形成更多新的交易关系、而且这种交易关系对线上交易的依赖性并不强。

一亩田经过测试之后,发现方向错了,自然不可能继续烧下去,所以伴随着业务模式的调整,必然要裁员,这种裁员是出于发展的新需要、是为了新的发展而进行的,从发展和资本角度应该鼓励

云农场的此次大裁员,其原因与一亩田的并不一样。云农场是目前所有涉农电商中业务布局最完善的企业(没有之一),这也是为什么联想和春晓先后投资的主要原因。云农场旗下的业务有配肥、线上农资商城、云农宝(农业金融)、农技通(农业版的春雨医生)、丰收汇(农产品B2B)和乡间货滴等所谓的一体两翼多羽布局。据不完全了解,可能是为了考核、为了更专业,所以在云农场体系内,这些业务相互之间是独立的,大家各自发展。

而此次调整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各个业务体系打通了,尤其是线下人员,除了乡间货滴之外,所有业务体系都共享线下资源。所以原来一个区域可能需要5个人,现在可能只需要2-3个了。

至于有传言说,云农场通过岗位调换(把行政调到业务上),变相地进行裁员,老张更觉得无可厚非了。老张今年4月份来农一网,先在华南大区做了三个月的大区总监,组建团队发展线下网点,也正在是3个月时间内,老张先后拜访了华南西南6省近50名客户、参加了20多场相关会议,先后跟数千名农资人、种植户进行过沟通,从而对农资行业、对农业、对互联网+农业和农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,这种理解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达到的。所以,对于这种岗位调换,老张是举双手支持的,如果说这种岗位调换也是裁员的话,那么裁掉的也是该裁掉的人!

为这两家辟谣之后,老张再来说农业电商。

1、农业电商要做什么?

一亩田裁员是因为将原有大宗农产品B2B交易迁移线上的设想是不合理的,在眼下要颠覆菜市场是不现实的。所以别动不动就说要颠覆**、要抢了**的饭碗。不管是从效率、还是成本,目前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,毕竟它已经经过二三十几年的验证了。所以电商要更多的考虑如何创造新的……新的合作关系、新的购买需求、新的利益点,而不是改变原有的。微信之所有抢了电信的生意,是因为它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满足了用户的通信需求,而且体验更好、成本更低,这是电信公司没想到的;滴滴快的也是通过互联网手段为出租车增加了更多的客源、为打车者提供了更方便的打车服务,这是出租车公司所无法做到的;余额宝是通过互联网手段让理财更加方便,一元即可理财,随时存入随时取出,这些是银行很难做到的。

农产品的流通是农户-产地代办-批发商-零售商/饭店/超市-消费者,互联网要想的是能不能实现某个环节的跨越,而不是依附于某个已经成型的环节,这也是一亩田开始探索从代办到饭店超市的主要原因,思考饭店超市的农产品采购需求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满足、换一种更好的方式满足。互联网经常讲的跨界——换种方式满足某类用户的某些需求。

所以农业电商要做的是创新——通过另一种新方式做农资、农产品、农技

2、农业电商的线下要不要做,怎么做

农业有着巨大的差异性,不仅不同作物间差异较大,即使同类作物,在不同地区间也有很大的差异,即使同一地区同一作物,在不同的天气下,也会有很大差异。这种差异化决定了它的地域性,所以老张很赞同农一网的提法——县域工作站是农村电商的基础平台,与线下合作方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。

合作方成为农业电商的线下网点,能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,这是合作方关心的问题。在降低合作方现有的收益点(农资降价)的同时,是否通过另一种方式对他的收益损失进行了弥补,比如增加了更多的客源、增加了更大的市场份额、增加了新的业务项(利润源)。

所以农业电商的线下网点是必须要有的,而且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诉求,他们与你合作,能够得到什么。或者换一个角度,他们目前有哪些痛点,通过互联网和你的商业模式能够解决哪几个痛点。

3、关于线下人员

曾经看到过一句话”没有地推,农资电商就是个屁”,如果不考虑商业模式,而只说地推,那么还真是放个了屁。一是这个地推究竟做什么事,是散发传单、刷墙刷车?还是扫街式地拜访目标人群?二是这个地推究竟谁来做?是电商自己,还是合作方?这反映的是两个问题:一,农业农资电商如何通过线下获得目标用户,二,电商运营者与合作方的分工。这两个问题的归结于一点——核心业务流程

一亩田原来是将线下交易迁移线上、让更多人尝试线上交易,非常简单,没有其他方参与,所以就需要自己去做大量的推广工作,这才有了几千名地推人员。一亩田将大部分地推人员裁减掉之后,在老张看来,是斩断了自己的一条腿,从长远来看,是不利于业务发展的,所以2017年,一亩田很可能会再度发展适量的线下团队,最终总数量不会超过500人,100-200人左右可能性最大为宜,平均一个省5-7个人,这个人员规模,估计和云农场的线下团队数量差不多。

云农场原来的几个原本有关联的业务相互独立发展,而且对线下的定位只是支撑,合作方只做部分线下工作,所以才会有1000多名线下人员。此次裁员之后,云农场的线下人员将会更加侧重于辅导——辅助、指导合作方开展各种工作。


农一网将线下的配送、推广、售后服务等大部分工作都交给合作方做,而且还通过代购员帮助合作方构建网络,所以农一网的线下只有几十名人员,一省一人。从长远来看,如果农一网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业务,那么一省一人显然是不够的,所以人员增加是必须的,但是最终也将是一省5-7个人。

4、商业模式决定一切

京东采取了自采自配的模式,那么就需要有大量的仓库和配送人员,投入了大量的资金;淘宝是C2C模式,仓库是商家自己的、配送是第三方快递公司的;申通中通等快递公司原先以加盟方式为主,在各地寻找加盟商,自己并不投入仓储和人员,将利润与加盟商共享,而顺丰就是全部自营,所以独享利润独自投入。

因此电商是否需要庞大的地推、是否需要大量烧钱,都取决于商业模式。电商是商业,涉及了宣传、产品、仓储、配送、售后等多个环节,这些环节哪些是自己来做,哪些找合作方来做。如果自己全部做,那么投入就大,耗时就长,反之则投放较小发展较快,但是要与他人分享收益。

模式设计,老张觉得要结合当前的环境和自身条件,先深入地分析一下目标行业的特点和潜在需求,再分析一下自己有哪些资源(包括资金量大小、行业资源等),然后围绕着一个点进行商业模式搭建。关于这一块,鉴于篇幅就不过多说了,对农业电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(44664911),我们另外沟通。

5、互联网+农业的走向

互联网+农业,+的是这个行业,+的是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,包括农资企业、农资商、农户、农产品流通商,通过+这些人,提高各自的经营效率,降低经营成本,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经营水平。

有不少人都说农业电商最难的是物流、是农民上网少、是农业技术难,其实这些都是表相的。相反,越是有这些难,越是有机会!农一网不就是因为农民上网少而引出了农资代购、农品代卖、农金代办的三个”代表”——代购员吗?我会种、农医生也是通过互联网手段在解决这个痛点。

任何一家网站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,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市场分割。所以互联网+农业中所+的绝对不是传统的农民——面朝黄土背朝天、一亩地两头牛、”以农为生”的传统农民,而是一批将农业作为致富手段的新型农民,包括种植大户、合作社、生态农庄等等。这些人不仅仅种植规模大,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作物技术的学习更用心、对投入产出比更上心、对农产品销售更关心,它们是在经营农业、投资农业。所以最终的互联网+农业应当是以这些人的需求为核心,在县域合作为基础的模式下开展,解决多方面的诸多之痛——农民的农产品滞销之痛、农资商的农资赊销之痛、农资企业的库存之痛、市民的农产品安全之痛。

所以互联网+农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,这就需要多方共同参与进来,而互联网的核心思维之一就是用户思维,老张有一个理解叫用户驱动。比如UGC(用户原创内容)就是用户驱动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,比如天猫上很多商家都在投放各种广告宣传,比如快递加盟商为了多赚钱而努力去争取新的客户。简而言之就是参与方,出于自身的需要,而主动地推动项目(网站)发展。

所以,只要有一个模式能够调动相关方的利益积极性,那么数十万亿的互联网+农业的大门就能被推开。为此,老张与大家一起在期待中努力、在努力中期待。

6、行路之痛

谷歌从上线到现在,阿里从诞生到现在,京东从创业到现在,以及联想、华为、微软、IBM,包括国企,哪一家没有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调整、变革、危机和裁员呢?所以,出现点问题,裁个员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这些都是行路之痛——崴个脚、摔个跤,这都太正常了。

最重要的是,崴脚摔跤之后,是继续前行,还是止步不前。只要还在前行,即使多崴次脚,多摔个跤,也没啥。最后作为一名老农业电商人,老张感谢并祝福每一家涉农电商,希望都能走得更好!

转载请注明:百蔬君 » 通过一亩田和云农场的两次大裁员来看农业电商

喜欢 (3)or分享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请证明您不是机器人(^v^):

表情